硅化木鉴赏网

黄龙玉的种类与鉴别

10-25

黄龙玉按产出的情况,可分为山玉、半山半水玉和籽料三大类。

山玉、半山半水玉和籽料各有各的特性,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它们都有品质极佳的玉料产出。

山玉

山玉指产于山中的原生玉矿料。山玉包括洞坑玉料和草皮玉料。

洞坑玉料

洞坑玉料指的是产自山体内的玉料,是原生矿玉料,主要产干龙陵小黑山一带。除小黑山外,龙陵县其他地带也有产出,如镇安、龙江、硝塘等地,玉石质地以小黑山所产为佳。据目前产出情况看,小黑山的洞坑玉料储量相对较大。

洞坑玉料水头足,色彩丰富,有黄色、红色、橙色、紫色、白色、绿色、青色、蓝色、黑色、灰色等颜色,十分艳丽,是俏色雕琢极好的玉料。

洞坑玉料外表貌不惊人,经常被铁锈、泥土等污垢包裹,让人观看不到内部的玉质。它外形没有规矩,多呈棱角状,块度大小不一。体量大的洞坑玉料有的一块可达一二吨之重,是巨雕作品理想的材料。

上品的洞坑玉料色泽纯正,色彩均勺、丰富,水头足,无裂绺,无杂质,没有棉。

洞坑玉料虽然产出很多,但可以作为玉料利用的不是很多,品质上乘的洞坑玉料更是难求。

草皮玉料

黄龙王被发现初期,人们经常在山体表面捡到黄龙玉料。这些玉料是地质作用使黄龙王原生矿脉散落,而堆积于山体浅表面,是残坡积型玉料。因为是在山体表面拨开草丛就能发现,所以这类玉料被形象地称为草反玉料。

草皮玉料长期在山体表面被日晒雨淋,受日月之精华。浸染和氧化转色作用充分。它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透明度好,色彩纯正浓郁,稳定性较好,是玉质优秀的黄龙玉料。

草皮玉料多为黄色也有黄红相间,白色和纯红者极少,红色大多偏紫色,或为紫红色。

草皮玉料块度适中,可加工成高档首饰,也是雕琢摆件的上好玉料。草皮玉料是最先被发现的玉料,因其玉质优良,很早就被加工利用,加上产自山体表面,资源少,产出不多,以后也不会再有更多产出,所以现在市面上很少见到玉质好的草皮玉料。

半山半水玉料

半山半水玉料又被称为山流水玉料,指原生矿石因地质作用而散落在山体表面或河床表面,由重力和流水将其自然搬运至山坡旁洼地或谷地的低洼地的玉料。它在旱地的草坡、缓草坪地段堆积,外形不很规矩,表面较平滑,棱角稍有磨圆,但磨圆度不高。

山流水玉料主要产自小黑山矿区内的部分低洼地、大场村及小黑山脚下的苏帕河等河流、小溪里。

山流水玉料品种包括老干玉料、大场山流水等。其中,大场山流水玉料体量大,表层氧化极为充分,色彩纯正艳丽,多有荧光表现,非常诱人,是加工浮雕作品及首饰极好的原料。产自低洼地及苏帕河的老干玉料玉质优良,它有籽料的玉质、山玉的体量,而且颜色纯正、色泽浓郁,温润灵透,水色相溶,色带化开不明显,玉质匀净、稳定,是最为理想的雕琢玉料。

籽料

籽料又称为籽玉,是指原生矿石被流水自然搬运到河流中,因长途搬运,被滚为卵石形状,表面光滑的玉料。

黄龙玉材料水洗度高,手感细腻,色泽温润,玉质优良。籽料可摆设于案几品玩或把玩于手掌,同时它也是上好的玉雕材料。因为黄龙玉籽料有极其丰富的玉文化内涵,所以它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籽料长年被水浸泡,饱受高价铁离园的浸染和水分子的滋润,得到更加充分的自然优化。苏帕河河床落差极大,黄龙玉籽料反复被急流、沙石抛磨,把和黄龙玉共生的其他物质抛除,留住了玉的精华。

籽料主要产自苏帕河流域,它早期滚落到水里,长时间和水、大气、阳光亲密接触,吸取了万物之精华,得到了外部环境的熏陶。所以,籽料的主要特征为:质地稳定,色彩均匀纯正,石质细腻温润,宝气赋有灵性。它是黄龙玉之上乘玉料,是玉器加工难以多得的材料。

黄龙玉“一玉两玩”的特征,它可以作为优秀的玉料加工雕琢,也可以作为观赏玉品玩。这是别的石种、玉种所没有的。黄龙玉籽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其质地、色彩、形状、纹路都达到了观赏玉审美要求,所具备的晶莹剔透、宝气内敛等玉德,更是鉴赏时的审美享受。

笔者多次对产地考察认为,因为苏帕河河床不是很宽大,产出黄龙玉籽料的河段也只有10千米左右,而且籽料的沉积层不厚,所以存量不大。随着不断地开采,资源越来越少,已近枯竭。

黄龙王籽料一般为片状,雕琢时可根据外形进行设计,或浅浮雕,或薄意雕。如籽料够厚,也可以进行圆雕,但石体大、块状厚的籽料极少,高度、长度达到30厘米以上,厚度达到10厘米以上的就十分难得了。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由文玉坊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1进行删除。

隶书书法作品

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