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石头的奇妙“开花”之旅

11-21


看到题目也许你会疑问:植物会开花,石头也会“开花”吗?其实所谓的石头开花并不是真的开花,而是形状像一朵花一样。神奇的大自然不仅仅赋予岩石矿物绚丽的色彩,还让它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玫瑰花——石膏、方解石、重晶石

沙漠玫瑰”是在干旱条件下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矿物,通常石膏(CaSO4·2H2O)、硬石膏(CaSO4)、方解石(CaCO3)、文石(CaCO3)、重晶石(BaSO4)和石英(SiO2)等矿物都可以形成这种玫瑰状的形态。晶体常呈板片状集合体,外形酷似盛开的玫瑰花。有的晶体呈弧形覆瓦状成团产出,有些则呈菱形板状叠瓦式产出。

玫瑰


石膏“沙漠玫瑰”


重晶石“沙漠玫瑰”


它们的形成环境通常是干旱的地区,由于湖泊蒸发,湖水中的钙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或者碳酸根离子结合,造就了这一奇观。

方解石也会形成玫瑰花的形状,由于含有铁、锰、钴和铬等微量元素而呈现粉色。与无色透明或者白色方解石相比,粉红色的显然更让人喜爱。

粉色方解石“沙漠玫瑰”


蒲公英——文石、绒铜矿

文石(CaCO3)与方解石化学成分相同,但是内部结构不同,为同质多象,所以表现出的形态也不同。文石晶体除了呈板状,还有柱状、纤维状等形态。纤维状的文石晶体可以形成类似蒲公英的形态。

蒲公英


文石


绒铜矿


绒铜矿(Cu4Al2SO4 (OH) 12·2H2O)呈浅蓝至深蓝色,形成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与其他铜的次生矿伴生,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矿物。绒铜矿有着极其漂亮的闪着丝绒般光泽的蓝色,其半透明的晶体呈针状或纤维状,晶体集合在一起时常为球体或放射体。产地包括法国、希腊、俄罗斯、罗马尼亚及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我国主要的绒铜矿产地有贵州晴隆县。

牡丹花——牡丹石

牡丹石(Peony Stone)属岩浆岩,岩石学命名为聚斑状闪长玢岩,聚斑晶为斜长石,基质为隐晶质角闪石,牡丹花由斜长石聚斑晶自爆形成,次火山岩-浅成岩相。

“洛阳牡丹甲天下,石上牡丹天下甲”。牡丹石产于河南洛阳偃师市寇店镇五龙村,寇店因宋代名相寇准在此住宿而得名,而牡丹石就深藏在万安山的褶皱中形成于距今约17.5-18亿年。

牡丹花国画


牡丹石


牡丹石质地细腻,底色为黑,间布或白或绿的多个长石斑晶彼此聚焦,相互连接,三五成群,状如牡丹,形象逼真,有的如含苞,有的似盛开,故名牡丹石。

牡丹石(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藏)


菊花——菊花石

菊花石是一种知名的观赏石,菊花石的主要成分为柱状晶形的矿物,这类矿物呈放射状排列,在碳酸盐等围岩基底上结晶,形成类似于菊花的外形。

菊花


菊花石


湖南浏阳产出的菊花石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和石英,有的含有菱锶矿和天青石;北京西山产出的菊花石主要成分为红柱石。

还有些矿物晶体,虽然说不出具体像什么花,但是看着就像是一朵花。

方解石花朵状集合体(像是荷花)


荷花


石英晶簇


方解石与黄铁矿共生

长岛球石

王羲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