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青州石精品展: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预览

05-01

青州石精品展: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预览

青州石概述

俞 莹

(赏石文化学者、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


青州石,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1年)时期的《尚书·禹贡》,曾经提到青州上贡的物品有怪石:“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这也是史籍首次提到“怪石”(成书于差不多时间的《山海经》,也有怪石记载)。古代首部石谱南宋杜绾《云林石谱》,列名百余种石种(品),其中灵璧石第一,青州石第二,林虑石第三,太湖石第四,英石仅列第十三。


(一)


古青州的地域范围,大致为今山东东至黄海西至泰山的地域范围,疆域广阔,物产丰富。宋代诗人苏辙有“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之誉。即使到了清代,青州府还下辖有临淄、寿光、临朐、昌乐、诸城、博山等11县。时至今日,青州仅为一个县级市,隶属潍坊。青州石之名也被很多人淡焉若忘。


从历史看,青州石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来说,凡是产于古青州范围的奇石都是青州石。古青州地区是奇石的重要产地,清代乾隆年间沈心《怪石录》,收录了当时在青州所见的紫金石、红丝石、莱石、崂山石、砣矶石等二十种石种,还不包括北太湖石、淄博文石、泰山石、小玲珑石等重要品种。其中提到劳(崂)山石:“小者作砚山,大者堪充堂室中清供,直与英德、灵璧石相颉颃。”作者自序中称:“《禹贡》青州岱畎厥贡中有怪石。孔安国传:‘怪异好石似玉者。’今舍弟畹叔观察齐东三郡,尽青州之城。余来官署,得详诸石出处,及质色文理,迥非凡品。因就所见闻,寒窗呵冻,随笔摭辑得若干种,有似玉者,有不似玉而可爱者。”


Lot 1942

明 青州石立峰

72×46×131 cm.


Lot 1947

明 青州石山子

108×53×108 cm.


狭义来说,青州石是指以北太湖石等为代表的造型石,主要造型以立峰和砚山(山子)两种形式为主,主题表现以意象、抽象为主,意与古会、不求形似,属于古典赏石范畴。如lot1942明 青州石立峰(72×46×131cm),是造型优美的一方高大立峰,块面不见皴理,大开大合,底盘稳重,三峰突兀,高低错落,呈高远之境,极富韵意。另一方lot1947明 青州石山子(108×53×108cm),山字形的山子,给人以稳定庄重感。副峰居前,主峰在后,揖让有度。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才高方三尺,势若有千寻。


《云林石谱》有两处介绍“青州石”。一则是:“青州石产之土中,大者数尺,小亦尺余。或大如拳,细碎磊磈,未成物状。在穴中性颇软,见风即劲,凡采之易脆,不可胜举。其质玲珑,窍眼百倍于他石,眼中多为软土充塞,徐以竹枝洗涤浄尽,宛转通透,无峰峦峭拔势。石色带紫,微燥,扣之无声。土人以石药粘缀,四面取巧,像云气枯木怪石欹侧之状。”这应该主要是指小玲珑石,也属于太湖石类,至今犹有产出。


另一则是:“青州石多紫金,产深土中,可琢为砚。其质稍粗,不堪发墨,土人多用之。”这是指紫金石,主要用于制砚。青州石也一度成为当地出产砚石(红丝石)之代名词。


Lot 1950

明 “韩陵片石”青州石立峰

石:69×36×80 cm.

座:95×60×45 cm.





其实,青州石产出最多、流传最广的还是北太湖石,当地人俗称“大玲珑石”。比起小玲珑石,其无论体量、表现力等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传世不少名石遗存。北太湖石就像《云林石谱》介绍“平江府太湖石”时所述及的:“惟宜植立轩槛,装治假山,或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鲜有小巧可置几案间者。”如lot1950明 “韩陵片石”青州石立峰(石:69×36×80cm;座:95×60×45cm),变化多端,莫可名状,惊涛骇浪汹涌来,擎天一柱壮伟哉。

上部左侧平坦处,刻有“韩陵片石”四字,楷中带隶,俊逸秀美。韩陵片石,犹言文采飞扬,源自北魏文学家温子昇作有《韩陵山寺碑》(韩陵山在今河南安阳市东),为骈文名篇,名扬一时。温子昇在当时文坛影响很大,与文学家邢邵、魏收齐名,时称“北地三才”。温子昇祖先为太原人,后迁居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人。菏泽温氏也是历史上的传奇家族,出过许多知名人物,如明末抗倭名将温体仁等。“韩陵片石”,既是与石有关的典故,也是菏泽温氏引以为傲的经历。这方立峰,十几年前出自山东菏泽清河。


太湖石中外皆产,各地所产也不下十多省市。所谓北太湖石,是相对于原产地命名的江南太湖流域(俗称“本太”),大致以淮河为界。比如北京清代皇家园林的太湖石,多为产自北京房山的北太湖石,在乾隆年间大为开采。清高宗对于北太湖石颇为欣赏,大力推广,他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房山获得明代米万钟遗弃的一方北太湖石,运往清漪园乐寿堂前安置,并命名为“青芝岫”,作有《青芝岫诗》:“我闻莫厘缥缈乃在洞庭中,湖山秀气之所钟,爰生奇石窍玲珑。石宜实也而函虚,此理诚难穷。谁云南北物性殊燥湿,此亦有之殆或过之无不及。君不见房山巨石磊岦岌,万钟勺园初筑葺。”


(二)


北太湖石尤以山东地区所产(以下称青州石)为多,主要有莱芜、费县、临朐、青州、淄博、临沂、枣庄、兰陵、泗水、济南等地,存量巨大。其中,古青州开发最早。与南太湖石一样,青州石同样石质坚致,造型多变,以灰色为主,有的圆润多皱,有的玲珑多窍,有的扣之有声。不同于“本太”,青州石普遍皮壳较为干爽,皱皴不甚丰富,灵秀不足而雄拙有余。所谓南船北马,这也是“南北物性殊燥湿”之缘故。如lot1946明 青州石透月峰(65×36×131cm),石表干爽,不见皱褶。透月漏风,立峰有孔。抱朴守拙,孤峭峥嵘。


Lot 1946

明 青州石透月峰

65×36×131 cm.


古青州无疑是赏石文化发端较早、传承有序的地区。有一则相关的出土文物被广为引用,值得一辩。


左:北齐线刻画像石“贸易商谈图”(局部)

右:北齐线刻画像石“贸易商谈图”拓片(青州市博物馆藏)


青州市博物馆素有“小大博物馆”之称,是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博物馆。馆藏有一组北齐线刻画像石,1971年春出土于青州城南傅家庄北齐武平四年(573年)石室墓,分别是商旅驼运图、贸易商谈图、饮食图、主仆交谈图、象戏图、出行图等场景画面,大致反映了当时墓主人作为一个贸易商的生活场景,也是当时丝绸之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文物。其中的贸易商谈图(局部有残),描绘的是墓主人坐在束腰的凳子上,俯视着对面的商人。

商人是一位眼窝较深、鼻梁高耸、头发卷曲的外国人形象,身穿华服,双腿弯曲,一副殷勤献媚的姿态,据考是中亚粟特商人。身后的墓主仆人,手捧的盆中似为石假山,成三角形,上小下大,轮廓奇崛,透漏有加。这被认为是古代供石见诸图像最早的纪录。至于这盆中之石究竟属于何石种,因为无法细辨,众说不一,有说是“青州怪石”(《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贾祥云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9月版),有说为“珊瑚”(《山东青州傅家庄北齐线刻画像石》,青州市博物馆编。齐鲁书社2014年8月版),也有人认为“盆中热气腾腾”不明具体何物。


笔者过去曾经也相信盆中所置为青州怪石。不过,所谓孤证不立,还是需要寻找更多的文献图像旁证材料。前不久偶然注意到,1999年在山西太原市南郊王郭村发掘的隋代虞弘墓,主人公虞弘是中亚“鱼国”皇室成员,出使北齐时被文宣帝留置为官,历仕北齐、北周和隋朝三代,先后担任直突都督、凉州刺史、使持节仪同大将军等官职。曾任“检校萨保府”,管理来自粟特的商贾。最后卒于并州,隋开皇十三年(592年)石椁殓葬。


隋代虞弘墓汉白玉浮雕行旅休息图(局部)


虞弘墓中汉白玉椁壁浮雕十分精美完好,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花木等,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包括宴饮、狩猎、出行、乐舞、宗教仪式等内容。有一幅行旅休息图,画面构图与青州傅家庄北齐墓葬中的贸易商谈图十分相似。描绘的是主仆三人在林下休息的场景,主人也是高鼻卷发的外国人形象,一位男仆单腿下跪,双手捧了一盘装满食物的果盘正献给主人。


太原隋代虞弘墓和青州傅家庄北齐墓,两者主人都是来自中亚的西方人,所坐的坐具都是束腰的凳子,仆人敬献的盛盘样式相同、手势相似,而且虞弘墓葬时间距离北齐墓葬时间不到20年,两者可以视为同时代。


如果说,青州傅家庄北齐墓中石刻壁画仆人所献供的东西是否怪石(珊瑚)尚难明辨的话,那么太原隋代虞弘墓椁壁中仆人所献的食物当没有异议。由此来看,前者捧献的应该也是食物类东西,而且应该是中亚商人献奉给主人的土特产,而不是主人赠与中亚商人的(怪石)。因为,这类反映当时中亚贵族生活场景的图像,其内容图式应该是相似一致的。


其实仔细推敲,青州傅家庄北齐墓葬中仆人向(中方)主人——而不是中亚商人——敬供奇石(珊瑚)的情景也是不合常理的,而且没有相关文献支撑。而将它视为中亚商人带来的土特产食物——尽管难以细辨,则完全可以解释的通。

专栏
青州简史
作者:童书馆扫地僧
9.9币
1人已购
查看



(三)


青州市博物馆还有一方重要的古青州石,那就是苏东坡曾经题咏过的“醉道士石”。此石原来是北宋元丰年间扬州知州杨康功之物。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八月过扬州,拜访知州杨康功,得以赏观这块奇石。九月初,苏轼抵达楚州(今江苏淮安),遇到杨杰(字次公),两人饮酒畅谈,苏东坡醉中作诗《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寄赠杨康功,述其奇石来由,可谓天马行空,想象奇特:“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此外,诗人秦观也有《题杨康功醉道士石》,所谓“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云云。可见,当时这方赏石非常出名。这方古青州石,据说是明代封藩青州的衡王搜运而来,原来置于益都法华寺,20世纪八十年代移置青州市博物馆。“醉道士石”看似一只醉猴,又像是一位衣衫不整的醉道士,局部有透漏孔洞,风化痕迹明显,石表有后人刻写苏东坡咏醉道士石诗。


“醉道士石”(青州市博物馆藏)


宋元以来,青州石在山东乃至北方地区文人贵族圈中广为递藏。《中华古奇石》(主任编委陈瑞枫,执行主编俞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中收录了近40方出自山东的古石,占全部古石的二成多,其中大多为青州石,有的为名人所藏。其荦荦大者,如宋代“待月峰”(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元代“龟石”(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元代“苍云”“振玉”(淄博王渔洋纪念馆)、明代一组四方“福寿康宁”(青州市偶园)、明代“狮石”(青州市偶园)、明代“百鹿石”(淄博王渔洋纪念馆)、清代一组四方“山明水秀”(淄博蒲松龄纪念馆),清代“八音石”(淄博博山公园)、清代“玲珑石”(博山赵执信纪念馆)、清代“青莲朵”(费县朱田乡)等。


明代青州石“寿”(山东偶园)


泰安岱庙天贶殿前“扶桑石”


其中,泰安岱庙天贶殿前供置的一方“扶桑石”,造型奇崛,有数处洞穴,包浆厚润,色泽呈黄褐色,古意盎然,一说为金元古物,下部有明代嘉靖年间浙江吴兴文人沈应龙隶书题刻“扶桑石”。此石名声很大,原来一直以为是泰山石,如果仔细观察推敲,应该也是青州石。


曲阜孔府三堂院落明代青州石“文华峰”


此外,山东曲阜孔府三堂院落供置有一组共七方奇石,据我考证均为明代故物。东西两边一字排开的,是各三方盆供钟乳石、砂结石、砂结石立峰,对称排列(拟名“圣府六供”),均有雕琢痕迹。“圣府六供”居中供置一方大型青州石(拟名“文华峰”),高逾十尺,透漏多窍,四面可观,四周以石制井栏围护,气势不凡。从孔府三堂院落大门进门,就见这方青州石挡住视线,就像是玄关屏风,寓意开门见山。这也是古代青州石供置的一种特别样式。


Lot 1957

清 青州石案头石

41×16×52 cm.


总体来说,青州石体量较大,以庭院石多见,案几石较为少见。如lot1957清 青州石案头石(41×16×52cm),体量不小,包浆老熟,造型端庄,如同青铜尊彝,下部束腰,上部平坦处隶书深刻诗句:“清明初近风光动,万物咸登石首来。”下部木座为供几样式,工艺纯熟,中间束腰,与石体上下呼应,三面工,背部无工。鲁作木座偶见有此类三面工者,当是提示背部依壁而置,不作观赏面,也是体现一种敬供的意味。lot1941清 青州石立峰 属于青州石中的玲珑石,色呈青灰,表皮干爽,大小孔洞曲折回环,遍布周身,显得空灵通透。此所谓:“槎牙真不才,反作天下彦。所奇者嵌崆,所尚者葱蒨。”(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太湖石》)


Lot1941

清 青州石立峰

69×45×79 cm.


Lot 1955

清 青州石立峰

石:56×30×92 cm.

盆:109×64×53 cm.


青州石庭院石供置以规整的石盆多见,不同于江南园林置石供置以不规则的天然石盘为主的样式,特别具有形式感和仪式感。如lot1955明 青州石立峰(石:56×30×92cm;盆:109×64×53cm),是十分入画的立峰山子,上锐下大,稳如泰山,石身有几处洞天,回环幽深,局部有老红皮,显示年代悠久;石盆四周薄地浅浮雕开光,雕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和岁寒三友,十分雅致。


相对来说,因为石盆都是工艺品,有着时代烙印,可以作为(原配)置石断代的依据。如青州偶园佳山堂前,有一方青州石山子,置于青石盆之中,石盆四周均有刻铭,字体娟秀,十分醒目,分别是“养山池”、“皖巢戎士驻军青郡玩”、“悟云根”、“光绪丙午三十二年孟春月镌”字样,颇为罕见。这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青州驻军将领所置,也是难得的赏石史料。


清代光绪年间石盆供置的青州石(青州偶园)


青州偶园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俗称“冯家花园”,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园中明清古青州石遗存众多,尤以明代“福、寿、康、宁”、“狮石”以及清康熙年间青州石假山等为代表,堪称荟萃古青州石之代表性园林,也是古代北方园林的杰出代表。2023年11月,偶园被中国观赏石协会命名为“赏石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园,也是全国第一个“赏石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园项目。

专栏
短视频0基础入门实操课
作者:销售绝技锡恩
9.9币
14.8万人已购
查看

蓝水晶多少钱一克

天然夜明珠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