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纽约的灵魂何在?探寻城市变迁中的失落与寻找

11-05

纽约的灵魂何在?探寻城市变迁中的失落与寻找

纽约的原真性在哪里?或许在全球客眼中那些迷人的食坊酒肆、艺术画廊、旧建筑,本身就是纽约城市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代表。一个地方的魅力不在于一切从未改变,而是在时代的进化中,如何让这种原真性得以保存。

探索纽约之外,单读还在文末更新了一批关键词,在后台回复试试,看看最近错过了哪些好文章。

《失去灵魂的城市》

撰文:莎伦·佐金

这个是关于起源的故事——实际上,是一则创世故事——一则永久不熄的关于新开端、不停刷新以及都市大改造的现代化洪流的故事;简言之,故事诉说的是起源的起源。

——赫伯特·马斯卡姆(Herbert Muschamp),《纽约时报》, 2007 年 2 月 28 日

21 世纪初期,纽约失去了它的灵魂。有人质疑,这个城市是否曾经有过灵魂,也许是因为纽约一直靠着甩掉过去面貌、拆除旧街坊、打造新城市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所以大都经历过一场场露骨的经济利益之争。其他人,却只是耸耸肩,坦然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即所有大城市都忙着抹去她们的粗陋不堪、瓦砾尘土漫天飞扬的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亮闪闪的未来图景。北京、上海和其他中国城市正忙着清除市中心破落的狭窄胡同弄堂,将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撵到城郊地带,用昂贵的公寓和设计宏伟的摩天大楼取代矮小老旧的平房。利物浦和毕尔巴勒则拆除了废弃的水岸,将陈旧的船坞与仓库改造成为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艺术家和中产阶级搬进了旧的移民区,它们一边歌颂工人阶级酒吧和外卖的小吃摊,一边又让后者淹没在如雨后春笋般咖啡店和精品店以及随之而来的品牌连锁店之中。资本力量、政府、媒体和消费者品位所形成的文化力量共同推升了一种普遍性的、粉饰过的城市更新,也揭露了一种与城市居民对原真性起源的渴望(一种传统且神秘的寻根渴望)与原真性新开端本身的矛盾:结果就是持续不断的社区更新改造。

要叙述城市的原真性,听起来就有点荒诞。尤其是纽约这样的全球化的大都市,不论是人还是建筑都没有岁月沉淀的机会。大多数居民都不是本地出生,也不是世代居于同一栋建筑中的原住民,而且周遭城市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事实上放眼全球,“曼哈顿化”象征着城市中的万物不被视作是有原真性的事物:鳞次栉比的高楼、素不相识的拥挤人群、高昂的生活成本与残次的生活条件、激烈竞争和高压生活节奏。但是最近,原真性有了某种不同的意义,与起源和开端没有什么关系,反而和风格相关。原真性概念从人的素养品质(quality of people)演变到物的本源真实品质(quality of things),最近又转化为某种经历描述的品质(quality ofexperiences)。时代杂志将原真性列为 2007 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一方面是因为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 Gilmore)和约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 II)两位行销大师的大力推荐,其作品正是强调由事物转向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由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及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等社会理论学者的理论焦虑(anxiety fueled),他们的观点认为通过技术、新奇的模仿以及消费文化的炒作,经验越来越受到表象的诱惑。从他们的视野来看,城市如果能够营造一种起源式的经验,就是具有原真性的。其措施就是保存历史建筑和街区、鼓励小型的精品店和咖啡店的发展以及给邻里社区烙印上各自独特的文化认同。

不论真假,原真性成为一种权力的工具。任何坚持认为自身体验(taste)比他人更加地道的人,就可以在道德上获得优越感。但如若将自身体验强加于城市空间之上——比如街道的外观和坊间邻里的感觉——他就能取代常住民,来阐释那个空间的原真性。可以确定的是,能支付更高租金的阶层肯定会体面地赢得这场原真性阐释之争:艺术家的 Loft(生活兼工作阁楼)取代了制造商原有的地盘,然后又被律师或者媒体大亨买下,改造为豪华公寓;美味的乳酪商店和独特风格的咖啡店取代了支票兑换服务小店和外卖快餐店,然后又被能为这个地段每月支付好几千块的连锁商店取代。不止于金钱,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文化权力。新的(文化)体验取代了常住民的(文化)体验,正因为这种体验的变化巩固了政客所需要的冠冕堂皇的城市更新的理由,让城市成为 24 小时— 7 天永远不打烊的娱乐场所,有着安全、干净、非变幻莫测的空间以及高级的现代化社区。社会学家约翰·汉尼根(John Hannigan)认为,越发壮丽宏伟的都市文化空间——迪斯尼化的时代广场或者是时尚区、表演空间、素食咖啡店等——许诺了“无风险的风险”般安全的兴奋点。我更倾向平常的“卡布奇诺式的驯化”的观点,原生态的地方因为开了一家星巴克或其他咖啡店,使之增添了一些审美气息,这些新消费空间背后代表着体验的影响力,它们将常住民从自己惬意的地盘赶走,逐渐把原本支撑其生活方式的场所转变成支持不同文化社群生活的地方。小餐馆取代了酒窖、鸡尾酒吧变形为老式沙龙,整个街坊邻里创造了某种不同类型的社交性体验。相对于常住民的原初的意识,新来的人阐述了他们自己的新开端。

但谁又能说这些新空间不具有原真性?不地道呢?新商店和新来的人们催生了新城市的沃土——具有能够拥有独特文化产品和全球营销特征的地方。招引观光客和投资人来打造一个对中产阶级而言不便宜却安全的城市。情况也并非一直如此。最初的城中村里,种族聚集区和劳动阶层社区的生活是对于传统的重建,这些社区大都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而在那之后,中产阶层化的城市更新和时髦社区变成了都市体验范式。至此,原真性(特指都市场所的原真性)成为了某种精心选择(consciously chosen)的生活方式,一种表演,一种置换的方式。

对于原真性城市的渴求是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城市危机的反馈,当时美国城市习惯性地被描述为身患绝症的病人。较为富裕的白人从市区搬去了郊区,公立学校、公园和街道破落不堪且缺乏控制。官员们担心政府必须要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预算与他们能从穷人身上收到的税款之间的资金缺口将会越来越大;中心城区富有魅力的景致对比被房东、居民和企业遗弃的破败社区景象,这种灾难性的感觉落差也让官员们头疼不已。

事实上,城市正在流失其竞争优势。二次大战后,政府政策对郊区居民的政策倾斜多于城市居民,经济能力较好的中产阶级白人能享有政府担保的房屋贷款,因而纷纷迁离城市,搬到好学区和有大后院的郊区房子。企业总部也离开城市转投郊区,这些总部沿着高速公路布局,使之成为一条持续蔓延的、周围遍布停车场的新商业区。银行家们投资意大利、韩国和巴西的新钢铁厂、新汽车厂、新飞机场、成衣和电子工厂总是寻找拥有大型厂区和廉价劳工的地方落户,先是落脚在郊区,转而再迁到海外。底特律、芝加哥、费城、波士顿工人阶级的社区,受制于战后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的教条中,并无法理解之后将要面对后工业社会的宿命,纽约也是如此。

政府官员开始相信城市面临了形象危机,他们转而求助企业高管们,希望为城市打造新的增长策略。要吸引投资人和游客——也就是有钱人,城市就应该振兴其市区中心,使其尽可能与郊区一样有魅力。 20 世纪 70 年代起,购物中心的开发商将荒废的工厂码头用地改造成盈利的景点,力图和郊区的购物中心一较高下。文化——作为展示城市独特创意之物的剧院和博物馆——旨在吸引市区以外的更广泛关注。 80 年代,金融公司和地产商在重塑地方经济中以主角身份出场,尤其像纽约这样的全球城市。文化街区、有色族裔区、艺术家Loft等地方则成为大众消费之地,呈现出多元而清晰景象。到了 90 年代,新来的投资客和开发商让部分纽约的社区邻里——尤其是苏荷区(SOHO)和时代广场(Time Square)进行了成功的商业运作,全球媒体争相报道——似乎证明了这种新开端的言辞许诺确实具有合法性。

不过,官员们似乎忘了城市的起源。“起源”指的不是最早定居在社区中的那群人;这种事不仅难以考证,而且很荒谬,因为每个城市都建立在层层叠叠的历史迁徙上。“起源”暗示是一种让人能在该城市落地生根的道德权属。这种能在某个空间居住的权利,不止是将它当做某种经验来消费。就此而言,原真性并非苏荷区舞台布景般的历史建筑,或者是时代广场的灯光秀;它是一种生活和工作的连续过程,是一种日常体验的逐步累积,一种人们对眼前房子、身边社区每天依然如故的期待。

当这种连续性中断,城市就失去了灵魂。这一切始于你突然注意到某些发生在自己住区的细微改变。附近的五金店或者皮鞋修理店一夜之间关了门;门窗被铁栏杆紧锁,阳光下的窗边陈列着一罐罐爱丽牌油漆(Rustoleum)和各式扳手;“出租”的标牌取代了撕烂了的“猫爪”鞋底标志,以及用手写的古体字“鞋子超过 30 天未领,恕不保管”的告示。投币的自助洗衣机消失了,因为新的住民买下两间小公寓或者整栋四层的住宅,他们打掉了隔间变成较大的房间,安装了自己的洗衣机和烘干机。意大利人经营的足球酒吧,原先全天播足球节目,后来变成了录影带店,接着转手顶让给了星巴克。一系列的街坊小店曾经长期定义了城市社区的场所,而它们正在土崩瓦解,正被新投资者、新来的住客以及“凶恶的推土机似的匀质化”开始从内部瓦解。

这些改变不仅显而易见,更重塑了我们的每日生活。有些很受欢迎,例如可以尝到拿铁而不再是焦黑的冲调咖啡,虽然价格可能是原来的两倍;或是为了一双橡胶鞋底而花费原成本的三倍价钱,因为几条街以外的那家新修鞋点现在需要支付更高的租金。有些变化让你在居住多年的社区中感觉自己倒像是陌生人,例如社区药房(那里的药剂师们熟知你的处方和用药习惯)被敦瑞(Duane Reade)或 CVS 连锁药妆店所取代,在那里,你每次去看到的收银员都不一样。“每个邻里是如此完整,”怀特(E.B White)在 1949 年写到:“社区的归属感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许多纽约人一辈子都只在一片比村落还小的限定区域内活动,只要从自己的街区往外走超过两条街,就会觉得自己身处异地而不安,直到回到自己的街区为止。”

不只是那些商店,人也不同了。在某些社区,艺术家、演员、程序员及音乐家——嬉皮士——总是泡在街旁边的咖啡座上,在下午两点钟吃早午饭,午夜才去仓库里的表演舞台或是音乐酒吧。在城市的另一端,编辑、教授、律师和作家正推着婴儿车、用着手机,在小设计店铺中逛街;这种“布尔乔亚—波西米亚人”(bourgeois bohemians)喜欢的舒适的生活,尤其在有了小孩之后,只要安全无忧,他们并不介意街道上有些灰尘,不像他们父母一样喜欢住在郊区。在时髦人士和中产阶层化的社区,空气中飘荡着大都会主义的气息:宽容、新潮、随性。那并非坏事,但那些他们迁入的原有的少数族裔社区,正在一点一滴地萎缩死去,随之而去的将会是常住民营生所在的工厂,或是可以认为是他们家里二食堂(make their homes away fromhome)的爱尔兰酒吧、拉丁小酒店及美国黑人料理餐厅。原本看似扎根在这些住区的常住民正在就此消失。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上述这些地方中有许多仍然十分破败:到处是废弃的房屋,空地上堆满了垃圾,一片脏乱差的景象。“社区也是如此”,从街边无华朴实的小店和公寓,衰败为贫穷的房客聚集、高犯罪率且荒凉的街道。如今,鲍尔利街(Bowery)的贫民窟(Skid Row)已经改头换面变成精品酒店街、哈林区充斥着咖啡店,威廉斯堡则聚集着河滨公寓。我们通常称此为中产阶层化,因为这个过程涉及高学历、富有阶层迁入到较低阶层的社区中,地产增值也随之而来,最终将原本“衰落”的区域变成既历史又时尚的高档社区。

一开始,这种变化仅限于接近市中心的最古的原生社区(ur-neighborhoods),这里原来的优雅的褐红色砖房因为时局困难而破落了,艺术家和作家,偶尔也有律师、教授或者博物馆的策展人、独立乐队的成员或是视觉艺术家,看上价格适中、生活适宜就住进去的,这也许就是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说的,文艺工作者特有的期望式消费。这些场所指代的可以是 20 世纪 20 年代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二次大战后的布鲁克林高地(Brooklyn Heights)、 20 世纪 60 年代的公园坡(Park Slope)、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苏荷区(Soho)。不过几年,城内各处的地产价格或多或少受到金融市场对投资人和顾问的丰厚回报影响,地产价格飙升,新开端逐渐由城中心老社区扩散至其他的社区。中产阶层化地区的中产阶级们,将修缮后的房子和公寓卖给超级富豪。英国地理学家洛蕾塔·利兹(Loretta Lees)称这个过程为“超级中产阶层化进程”(super-gentrification)。然而,当社区一个接着一个升级,新来的居民不再只是修理旧住宅和阁楼而已,还会选择搬入新建的豪华公寓,小商店则逐渐被银行、时髦餐馆和品牌连锁店取代的时候,绅士化进程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趋势。尼尔·史密斯(Neil Smith)称此为“泛化的中产阶层化进程”(Gentrification Generalized)。我认为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再都市化进程(a broad process of re-urbanization),这些变化解放了旧有的工业体系及其生活方式,扩展了白领阶层男男女女及其最为关注的购物和各种其他消费活动所占据的空间;为城市导入了新住民,新住民的体验,和他们对城市融合的关注;最终创造的不仅是贫富老少之间的经济区分,同时也是文化屏障。综上描述,就是城市失去灵魂以后发生的种种。

本文选自《裸城:原真性城市场所的生与死》

《裸城:原真性城市场所的生与死》

[美]莎伦 · 佐金著

丘兆达 刘蔚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年 8 月版

作者简介:

莎伦·佐金(Sharon Zukin),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与研究生中心社会学教授,著有《阁楼生活》(Loft Living, 1982、1989)、《权力景观》(Landscapes of Power, 1991 ,获得C·赖特·米尔斯奖)、《城市文化》(The Cultures of Cities,1995)、《购买点》(Point of Purchase,2004)和《裸城》(Naked City,2010)。

撰文|莎伦·佐金

编辑|myselves

单读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回复以下「关键词」,让单读的精彩内容喂饱你 :

| 普拉斯 | 情人 | 写真 | 预言 | 疯狂 | 白马|图书馆 |

|姜文 | 耐心 | 巫师 | 尼泊尔 | 多读书 | 匿名者 | 奥登|

| 茨威格 | 阿乙 | 三岛由纪夫 | 李娟 | 科幻 | 漫游 | 繁花 |

| 僵尸 | 侦探 | 工人阶级 | 作家访谈 | 谬误 | 文学史 |

| 纽约 | book of the week | 生生死死 | 翻译家 | 缅甸书单 |

| 悬崖 | 警察的听觉 | 北漂少女 | 文学奖 | 北井一夫 |

| 五岁摄影师 |不彻底 | 父亲 | 图书馆之死 |

| 西班牙电影 | 沈从文 | 海明威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裸城》。

紫红火口鱼和鹦鹉杂交

布偶猫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