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如何保养和提升古老竹雕小物的价值?

11-03

如何保养和提升古老竹雕小物的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中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如佛像、人物、蟹或蟾蜍之类的。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竹子中空外直,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雕刻的材质,只有经过精心的雕琢,才能够显现出其更高层次的意义。以刻刀为笔,以竹为纸,在竹子上面雕刻出了一副精致美观的画面,从而催生出了独具特色的竹雕艺术。

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

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汉族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汉民族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虽然竹雕多是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特别是明清以来,名家辈出,风格独特,故成为了许多文人的珍爱之物。

竹雕早期通常是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刻在器物之上。而且存世的竹雕制品也很少,目前所见的多为明清两代的传世品。明清时期的竹雕制品,雕刻技艺的精湛,早已超越了前代。

竹雕如同木雕一般,也具有圆雕、透雕、浅雕等等分类,但是与木雕工艺不同,竹雕中有一种皮雕工艺。皮雕又被称为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很多又将留青竹雕称为平雕或者是浅浮。

留青竹刻是在竹子表面的青皮上雕刻图案,利用竹筠、竹肌质地色泽的差异施以工艺,展现出竹子最原始的色泽之美。

明代的竹雕风格大多浑厚质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而且线条钢劲有力,图案纹饰布满器身。清代前期的竹雕制品带有明代的遗风,但表现技法更为丰富多样,浅刻、浅浮雕的技法同时并用。

相对木雕题材来说,竹雕因为原材料竹子中空,所以在题材方面有着很大的限制,多见一些竹雕笔筒

竹雕虽美,但是保养起来并不容易,在收藏竹雕的时候,一定注意竹雕的保养。因为只有保存得当的竹雕,品相不受破坏,才会拥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那么,对于竹雕,我们该如何保养呢?

1

避免划伤碰撞

在收藏竹雕的时候,一定要防止其与坚硬的物品产生摩擦或者是碰撞,哪怕程度非常轻微。因为竹质比较特殊,轻微碰撞也会损伤竹雕的表层,甚至在其上面留下非常难以消除的划痕以及擦伤面。

2

注意温度与湿度

竹雕就如同木雕一般,收藏环境要格外注意温度与湿度,因为过于干燥会让竹雕干裂变形,从而失去其本身的光彩。但是摆放竹雕的环境过于潮湿,会让竹雕受潮起涨,更加容易损裂,还更加容易遭遇虫蛀。

一般来说竹雕的最佳收藏保存环境要控制室内温度在20度左右,空气中的湿度相对来讲要控制在60%左右。由于北方比较干燥,湿度可以偏高一点,收藏的时候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达到适宜保存的湿度。

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竹雕夏天不能够放置于空调间内,因为空调会影响竹雕的保存。冬天不要将竹雕放置在暖气附近,避免过于干燥开裂,尽量将木雕摆放在温度以及湿度变化不明显的位置。

3

多用手触摸

很多藏友为了保护竹雕的色泽,会在其表层上一层油或者是擦蜡,其实最好的保养办法就是用手去抚摸。因为人体的皮肤会有油分,让竹雕越玩越润滑细腻,长时间的抚摸则会让其表面形成包浆。

经常用双手去抚摸竹雕,竹雕的颜色会逐渐变成一种红棕色,相对开始的颜色,会更加的高贵。而且把玩竹雕时,手掌所出的汗会对竹雕产生一种保护作用,让其不易开裂。

4

远离化学品

如果不小心将竹雕沾染上一些难以清理的油渍或者是陈年的积垢,一定不能够用肥皂、皂粉以及化学清洗剂进行清洁。可以取适量的绍兴黄酒或者是桐油当做擦拭剂进行清理,不仅能够清除表面的渍垢,还可以对竹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无暇把玩,要不定期的给竹雕上一层养护油,比较说橄榄油、核桃油等等都可以。要是感觉竹雕看起来比较干涩,证明就应该上一点儿保护油了,注意上油不要太多,均匀为主。

5

不把玩时需要密封保存

竹雕适合经常用双手进行摩挲把玩,这样能够让其表面更加的细腻光泽。在摩挲把玩的过程中,一定要和缓舒适,不能够用力太重或者是太轻,力度要适中。在不把玩竹雕的时候,一定要用玻璃的密封容器将其密封起来,或者是用锦纸包裹之后,用匣子收藏,但是要放入樟脑一类驱虫。

世代中国人对竹雕的倾心,代表了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更是对一种心灵信仰的执着与坚守!竹雕在工艺美术品当中,只是一个小门类,但是随着近几年人们对于竹雕的认识,已经成为了收藏者的珍爱之物。

中国的竹雕艺术特点鲜明,近几年的价格也是在不断攀升,让小小的竹雕,拥有不错的保值与增值性,非常适合时下收藏!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手串打结图解

兰亭集序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