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掌握普洱知识:100个关键词带你深入了解(二)

05-04

掌握普洱知识:100个关键词带你深入了解(二)

——实战篇

这是一篇长文,分为五篇,通过整理,我把普洱茶核心词汇进行了归类,持续阅读它,能让你快速掌握普洱茶的基础知识,也能快速成为行家。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普洱茶的基础知识,今天进入实战篇,说说云南普洱茶的茶区。

总数:云南普洱茶的产区包含11个州(市),其中普洱茶的主产区只有三个州市,4107村委会,大小寨子自然村有18977个。

其中:西双版纳州(一市二县):222个村委会,2217个自然村。其中勐海县有85个村委会,888个自然村;勐腊县有52个村委会,511个自然村。

普洱市(一区九县):993个村委会,8772个自然村。

临沧市(一区七县):897个村委会,7982个自然村。

本文的茶区30寨既没有按行政级别,也没按茶树品种、品质特点来划分,而是按茶友的称谓习惯,还有市场的占有率和当前的媒体关注度,进行介绍,也是从这一万多个寨子中选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寨子。

反复阅读、记住并熟练说出这些山头,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会是大神一样的存在。把口感再进行细化讲解,让身边的人对你敬仰万分。

勐海茶区勐海傣语意为“英雄居住的地方”。当代茶人神往勐海、更多的是因为勐海县是中国普洱茶第一县。“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这是古人对普洱茶的赞美。布朗山(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章家三队),勐混贺开、巴达章朗、南糯山半坡老寨格朗、帕沙、勐宋那卡、保塘、先锋。

易武茶区:刮风寨、麻黑寨、薄荷塘。

临沧茶区:冰岛老寨、西半山小户赛、东半山正气塘、忙肺、邦东那罕、昔归忙麓山。

象明茶区:莽枝、革登值蚌、倚邦、曼松、蛮砖。

普洱(思茅)茶区:景迈大寨、普洱困鹿山、普洱邦崴。

直接说口感。对于普洱茶稍有了解的茶友想必都听过一句话“勐海苦、临沧涩、思茅淡、易武柔”,但是从口感细分来讲,四个茶区的茶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细微差异,我们从“苦、涩、甜、柔、花香、蜜香”来详细举例说明。

(1)先说“苦”系山头茶。

老班章:“班章”系傣语地名,翻译成汉语即为“桂花树窝棚村”之意。公元1476年,爱促人从临近的格朗和帕沙以及南糯山迁徙至此。慷慨的老曼峨布朗族先人,将班章村周边的山林、田坝,以及漫山遍野的大树茶,让给了爱伲人,这片土地就是班章老寨。1943年,部分爱伲人从班章老寨迁移到了现在的老班章。爱伲人在1968年全部迁出班章老寨后,班章老寨就不再有村民居住。老班章有茶地7800 亩,其中古树和大树4700 亩,小树3100亩+(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共 78555 棵茶树。

老班章干茶色泽乌润,条索粗大,芽头壮实、显毫:茶汤黄绿明亮:香气高扬,有独特的花宝香,有人称作班章香,杯底留香持久:滋味浓醇,饱满而协调,回甘快,气韵强劲,耐冲泡:叶底颜色黄绿,叶质厚实、柔软,多圆形,也有细长形。总体感觉是茶气足,苦涩化得快,生津强,回甘持久。

新班章:班章五寨中,老班章稳坐头把交椅,老曼峨以苦闻名茶圈,坝卡囡和坝卡竜虽不温不火,但也与其茶叶品质与村寨历史相符合,而被人误解最深的,莫过于新班章,其实新班章比老班章老。从历史的变迁来看,新班章虽然名字中有个“新”字、但历史要比现在的老班章更老。从1852年建塞至今,新班章已经 172岁高龄;而老班章1943年才正式建寨,整整比新班章晚了 91年。换句话说,新班章的“新”,不是针对于老班章,而是针对于老班章和新班章村民以前的居住地--班章老寨而言。

干茶色泽墨绿,条索粗壮、显毫:茶汤清激明亮,香气高扬,有花蜜香,或兰看:茶汤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强度。新班章古树茶的总体感觉是花香明显,茶气足,苦涩化得快,生津强,回甘持久。

老曼峨:老曼峨是布朗山最大的布朗族村寨,也是布朗族最古老的村寨,寨子里的石碑上记载,老曼峨建塞的时间恰好就是傣族传统的傣历元年,即公元639年,至今约有1380年的历史,其种茶历史也有900多年寨中那口汩荡了千年的古井,滋润了多少沧桑岁月,它是布朗山最沉静也是最鲜活的见证。老曼峨是布朗族最古老的聚集地,很多勐海的布朗族都是从老曼峨分出去的。

干茶条索肥壮厚实、显毫:吞气高扬;汤色别透明亮、滋味浓烈,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相对较快,回甘较好。老曼峨普洱茶最大的特点就是苦,很多人用苦若黄连来形容他,但是老曼峨苦味虽重但化得快,而且苦有多长,回甘就有多强,苦后回甘才是好茶。由苦到甜就是一次历练,而历练之后甜度越来越高,到尾水都很甜。久放之后滋味更加醇厚,所以很多人愿意收藏老曼峨。人生就像老曼峨,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

章家三队:章家三队自然村隶属于布朗山乡章家村委会,不同于布朗山其他山寨的以古树茶出名的多,章家三队是以小树,茶(台地茶)出名的。章家三队算得上是小树茶的代表,这里最老的茶树也没有超过50年。因为章家三队是几十年前才从章家老寨迁出的,没有古树茶,过去这里与缅甸接壤,种的是大yan,回来才改种的茶树。

干茶色泽乌润、显毫,条索较壮实:汤色金黄:香气略带有焦味:茶汤浓稠,苦底重于涩底,不过化得快;叶底肥壮鲜活。总体感觉是茶味厚实,口腔有较强的充实感。

莽枝:六大茶山最香的茶。很多人说莽枝茶的香气即像易武,也像倚邦,或者说是二者的结合体,兼具二者之长,自成一家,同时,它又有蛮砖茶的苦涩与厚度,于是莽枝茶就成了入口微苦涩,伴着花香,一股冲击力,旋即迅速回甘,苦涩化开,转化成甘甜与香气弥漫室内。

干茶色泽乌润显毫,条索较小,梗长;花香明显;茶汤厚,苦感明显,但退得快,涩感低,生津突出,回甘持久,喉的感明显。莽枝古树茶的总体感觉是滋味丰富,有苦底。

先锋:西双版纳有两个“勐宋”,一个位于勐海县的勐宋乡,被称为“大勐宋”;一个位于景洪市大勐龙镇的,勐宋村,被称为“小勐宋”。先锋寨就在“小勐宋”,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哈尼族名字叫“曼加坡坎”,“先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的名字。茶界流传一句话:“先锋黄连,开口难言”。说老曼娥苦的朋友,说明还没有喝过先锋,先锋寨的苦茶,苦得就像一把钢刀直刺喉底,足以说明先锋茶的苦,苦得独孤求败。我们喝到的任何的苦茶,比如老曼峨、布朗山的苦茶,比起先锋来说都是小巫见大巫,它苦得令人发指,苦到丧心病狂,苦到足以独孤求败。

论苦的程度,那是茶界神一样的存在。在2014年、2015年以前,先锋是没有回甘的,但这几年随着人们改良了管理和采摘方式,苦茶开始有点回甘了,但依然改变不了它“茶中至苦”的特点。先锋的茶叶即使发酵成熟茶,还是苦的。这样的苦茶,直接做成产品自然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使用少量用作拼配,却常常有画龙点睛之妙。

(2)有明显涩感且香气高扬的山头。

景迈千年古寨

景迈:景迈山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景迈-芒景万南古茶园,总面积达2.8万亩,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备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路整古茶园,茶树基本没有被人为矮化过。茶园与其他原生古树混生,吉茶园内的植物群落属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植物,许多茶树上寄生着具有神奇药用价值的“螃蟹脚”。最迈山上的世居民族(傣族、布朗族等),仍保留着本民族相对原始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世居民族的文化、风俗、信仰与古茶园相互依存。这在云南的众多茶山中是独具一格、无可取代的。目前景迈山古茶园已经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中首次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申报项目。

干茶颜色乌润,属于中叶种,条索较小,茶以兰花香著称,花香明显兼有蜜感,茶香幽雅,有妖媚之虑,极富吸引力;汤色浅黄明亮:入口有甜感,随后发苦,最后是明显的涩味,涩味主要集中在上颚后部和舌根部,除涩感外,其他刺激性较弱,茶汤稍显单薄,生津强烈,韵味悠长。

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境内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是西双版纳的最高点。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间的平坝,茶园分布点多面广,共计有3万余亩,主要集中在南本老寨、曼垒、坝檬和下大安等处。其中以曼垒纳卡所产的茶叶品质最为优良。曼垒的那卡村,是一个拉祜族山寨,有老茶园600亩,树龄在200~400年之间。茶园土壤是茶树最为适宜的红壤,加上从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曼垒的茶山成为了纯粹的有机茶园,所产的茶叶品质绝佳,尽管产量很少,却声名远扬。

那卡:那卡是拉祜族语,又称纳卡、腊卡、娜卡,意为"有茶叶的地方"。那卡虽然是一个古茶寨,但留下来的古茶园面积较小,仅存300多亩。那卡茶山和景迈、镇沅的野生古树并称为“云南三大高香"。清朝,那卡所产普洱茶在西双版纳地区可谓是远近闻名,那卡茶在勐海的名气,一度能明朝永乐大帝指定为贡茶的景迈茶比肩。并且,那卡拉枯族人所制作的竹筒茶因品质出众也声名在外,每年都要上贡给“车里宣慰府”。而且,根据历史记载,那时的缅甸国王也指定“那卡竹筒茶”为贡茶。因此从古至今,那卡普洱茶一直都是勐宋茶区价格最高、名声最旺的茶叶。

干茶色泽墨绿油润,粗壮显毫:汤色金黄透亮:茶汤内质饱满,苦短甜长,略有涩感;叶底肥厚柔软。

忙肺:忙肺是傣语地名,意为 “ 河谷间的山岭 ”。永德县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多年来一直受台湾普洱茶人的重视。忙肺古茶树分布较为集中,现有乔木茶面积约3600亩;同时也是永德县最早开始栽培茶树的村落,其茶树品种为忙肺大叶种(也称忙肺群体种),目前整个忙肺茶山,茶树树龄大多在80年左右,少部分茶树近150年树龄,后期种植的小树茶树龄50-80年居多。

干茶外形乌润显白毫,条索紧结舒展;香气高扬,有花香;汤色黄绿明亮;口感鲜爽厚重,微有涩感,舌底生津;叶底墨绿柔软。忙肺古树茶的总体感觉是滋味厚,茶气足。

小户赛:“勐库十八寨,寨寨有好茶”。说到勐库西半山,除却冰岛便是小户赛了。2008年以后,随着市场上古树茶概念的兴起,勐库邦马大雪山上的小户赛,背靠闻名于世的大雪山野生古茶林,拥有勐库面积最大、双江县保存最完整的古茶园,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干茶色泽墨绿显毫,条索壮实;汤色黄绿清亮:香气高锐,有花香;滋味醇厚微有苦涩感,回甘快。总体感觉是茶汤饱满滑顺。小户赛茶,香气、甜度与冰岛茶相似,也同样是冰糖甜韵,但又有它自己的辨识度,与冰岛茶相比,它比冰岛茶稍苦、稍涩,微有苦涩感,冰糖韵不如冰岛茶足。这又是小户赛茶的特点,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困鹿山:“困鹿”其实是傣族语,“鹿”指鸟雀。是形容山凹里住了许多的鸟雀,是动植物生长的天堂。并非“困住鹿的意思”。能够真正被称为皇家贡茶的只有少数几个山头,困鹿山便是其中之一,与曼松并列,其品质比肩曼松。作为清朝皇家御用贡茶,以其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而问鼎普洱茶界!

干茶色泽乌润显毫,条索紧结;汤色金黄明亮:香气强劲;滋味醇厚,涩感明显,有较强的生津和回甘;叶底黄绿匀齐。总体感觉是涩感明显,但生津强。

(3)有苦有涩系。

广别老寨:广别老寨在布朗山脉上,在老班章和贺开中间,属于勐混镇曼蚌村委会,是一个哈尼族村寨。2015年以前,通往老班章、老曼峨的新公路没有开通,广别是通往布朗山的门户,布朗山系普洱茶口感上普遍偏重,刚猛有余,但广别老寨却是剑走偏锋。

广别老寨茶花香飘逸,蜜香若现,香气高扬而飘渺,回甜回甘有老班章的迅猛,苦涩又有易武的协调,茶汤还有冰岛的韵感,苦涩不重且茶汤甘醇,喉韵深。

邦崴:邦崴村位于澜沧县富东乡,澜沧县城北面,距县城100多公里,因90年代邦崴过渡型古茶树被发现而闻名。

邦崴古树茶具有外观条索肥壮、色泽墨绿、白毫显露的特点。干茶香突出,茶汤颜色青黄透亮,油润有光泽。口感浓厚饱满,刚烈中又带有油滑甘甜的特点,醇厚稳健,留香能力强,耐泡。口感转化快,舌面和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集中于舌面,味道浓烈。揽千山男士茶 为中国男士专研。叶底有弹性,条索完整。

贺开:贺开,傣语音译,是“水的源头,开始的地方”也有“先看到太阳的地方”。万亩茶园,千年古茶树,百岁采茶人共同勾勒出贺开茶山美好而迷人的境界!2015年车秀挺甜贺开早春古树,正在慢慢呈现缤纷的滋味。

干茶色泽黑亮,条索粗壮;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高扬,有木果香:叶底黄绿入口苦涩比较明显,但很快会有回甘;涩退去得较慢: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强。总的来说:山野气韵浓烈、内质层次分明、茶汤厚重甜醇是邦茶的独特标志。

(4)花香、蜜香、柔和系。

南糯山:南糯山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里面,南糯是“笋酱“的意思。据傣族的民间传说,在远古以前,南糯山还没有名字的时候,山上住的都是哈尼人,这哈尼人住的山上不仅生长着茶树,也生长着竹子。那竹子粗大挺拔,绵延不断,每年的春天,竹笋破土而出,每年的春天,竹笋破土而出,新鲜的竹笋成为了哈尼族的食物,妇女们还会把一时吃不完的竹笋制作成笋酱。有一年冬天,西双版纳宣慰刀片领带着一帮文武官员来到山上,哈尼族的头领便大摆宴席招待,但是刀片领吃腻了大鱼大肉,希望能有点可口的菜开胃,于是笋酱也被送上了宴席。结果刀片领对笋酱情有独钟,他返回景洪以后,要求该山寨每年进贡笋酱,久而久之,傣家就把这座哈尼山叫做了南糯山。

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种茶,虽系传说,但古濮人种茶的历史则十分久远,后来哈尼人迁入南糯山开始种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树王即是历史的证明。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南糯山古茶园分布在9个自然村,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区别。

干茶色泽墨绿油润,粗壮显毫;汤色金黄透亮;茶汤内质饱满,苦短甜长,略有涩感:叶底肥厚柔软。南糯山半坡寨茶的显著特点是香气:初干茶,有淡淡的荷香:茶芽苏醒,再嗅湿茶,出现梅子看;茶水充分胜合,看气入汤,果香、兰花香竞相显露。

刮风寨: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植茶叶的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今天我们来说说易武“七村八寨”之一的刮风寨。刮风寨是纯瑶族寨子,刮风寨和老挝接壤,处在边境上,距离乡政府31公里,非常偏僻。因地处风口,四面环山,水自寨前流过,风穿寨而过,因此得名“刮风寨”。刮风寨是易武七寨中海拔最高的寨子,也是七寨中产茶最少的寨子。但是古茶树的保留却是最完整 的。刮风寨的茶主要分为几个地块,其中市场上就叫刮风寨古树的是非国有林;而国有林片区有茶王树,茶坪,冷水河,白沙河。

干茶青褐油润、显毫、梗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柔和带有蜜香:滋味顺滑,入口柔和,苦涩感不明显,有喉韵:叶底黑、长、粗、厚。刮风寨古树茶的总体感觉是茶香水柔,苦后长甜,柔中有烈,十几泡后意犹未尽。

麻黑:麻黑,是易武七村八寨的一村,位于易武茶山的中心地。曾是贡茶要地,马帮从易武出发,需要从麻黑的古茶园中经过。如今仍然可以找到茶马古道的痕迹。因是重要交通枢纽,所以麻黑一度成为易武茶的价格的风向标。

干茶色泽乌润,条索壮实,茶梗较长;茶汤明亮:香气清幽,有花香,有人称作蜜兰香:滋味醇厚顺滑,涩感不明显,甜度好,有回甘。总体感觉是温柔而细腻,高雅而绵长。

巴达章朗:位于勐海城西58 公里的巴达茶山是澜沧江南一座重要的古老茶山,它不仅是茶叶重要的原产地之一,也是动海县野生茶的主要生长地。这里云雾缭绕,雨量丰沛,近两万亩交错生长的新旧茶园在演绎着茶山悠久历史的同时,也展示着走向未来的新姿巴达茶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裁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不过,让巴达茶山名垂青史的,除了这里生产的无公害茶,还有那裸被称为茶树巨无霸--古茶树。1961年10月,一株高达30余米的巨大茶树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这就是后来被载入《中国茶经》茶史篇的巴达野生古茶树:“巴达茶树王,生长于动海巴达乡贺松寨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树龄1700余年。

传说,1400多年以前,佛家弟子玛哈烘用大象驮着经书归来,当他来到恩巩跺多山(现章朗佛寺所在地)时,正值冬季,又遇上冻雨突降,大象竟被冻僵了,跪卧不起,附近村民闻讯赶来,帮助玛哈烘拾掇薪柴,在大象周围燃起柴火,供其驱寒取暖,大象逐渐得以恢复。后来,玛哈烘在此建寺立塔,动员周围村寨的人搬到现在的地址,组建新寨,取名“章朗”,以纪念大象驮经书之功。

干茶色泽乌润,芽头白毫显露,条索稍长;汤色金黄明亮;香气纯正,有淡淡的兰香:汤质柔顺而饱满,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汤质饱满。

革登值蚌:革登,古时为六大茶山之一,今位于勐腊县象明乡西部,与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守望相连,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相传古时诸葛亮埋马蹬于此地,故得名革登,实际上为布朗语音译,意为地势高峻的地方,而革登的象征“革登老寨”就位于山顶,一面靠山坡,三面环深壑,在古代是个易守难攻之地。

干茶色泽乌润,芽头满披银毫,条索松散;汤色金黄明亮;香气外扬,呈甜香或蜜香,有较强的山野气息,杯底有花果香:滋味醇厚,涩感明显,苦中带甜,回甘较好。总体来说:香高、水甜、茶气足。

多依树:哆依树古茶园位于易武中北部的,也是隐藏在国有原始森林中的生态茶园,茶树都是笔直往上长,俗称“高杆”,与薄荷塘古茶园隔山相望,因茶园处处长满了哆依果树,茶香隐约夹带着些哆依果的气息。哆依树也叫多依树,是云南一种野生酸果树,也叫酸木瓜。哆依树古树茶之所以叫哆依树,是以植物命名,和薄荷塘一样,因为这片茶地有很多哆依树(酸木瓜树)。

多依树古树茶的口感与一般的易武古树茶有所不同,茶汤细腻、浓厚,带着山野清韵,阴柔中透着些许灵秀,花香之中糅杂着木质香,水路细腻空灵,穿透力及柔韧性很强。易武的高端茶入口水路很细很柔,薄荷塘就是这样,而哆依树入口也没有薄荷塘那么细柔,反而有老班章的刚烈,但是也很香甜,厚度很好,这也是哆依树和薄荷塘的区别。

(5)“鲜爽甜”系山头茶。(适口度极好,几乎所有人可以接受。)

冰岛老寨:普洱茶界有句话叫“班章为王,冰岛为后”。云南临沧勐库冰岛(当地人也称“丙岛”)是双江著名的产茶村,勐库大叶种茶的主要发源地,冰岛村委会分为5个自然村小组,分别为:“冰岛老寨、坝歪、南迫、地界、糯伍”。冰岛老寨古树茶入口甘甜细腻,花蜜香高扬且香入茶汤,清爽沁人心脾,满口的冰糖甜强烈持久,且喉部带清凉感,而且茶气十足。

冰岛老寨面向东方,享受充足的漫射光照射,使茶树所产生的茶叶更加鲜爽、滋味更好。冰岛老寨的土壤含有较高的夹沙量,透气性良好,使得茶质更加纯粹。早春时,冰岛老寨白天有充足的热量,晚上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这有利于茶树中糖分和光合产物的积累,使茶叶的滋味更加香甜浓郁。此外,冰岛老寨处于半山腰,山上的土壤和肥力会渗透到下方,并汇集在冰岛老寨的周围,使其土壤沃腴,茶树生长茂 盛,叶片肥厚。

干茶色泽墨绿,润泽显毫,条索粗大,芽头肥壮;汤色金黄明亮;香气清高长:滋味鲜爽醇厚,水细而饱满,涩少苦轻,回甘持久,有明显的冰糖韵,耐冲泡:叶底黄绿明亮,条索清晰。总体感觉是鲜、爽、醇、厚、柔都达到极致,有身心愉悦的清爽感。

正气塘:正气塘以前名叫瘴气塘,传说几百年前这里有一处水塘,水中有一巨蟒,天阴时常吐黑雾,似有瘴气弥漫,恐怖至极,于是得名「瘴气塘」。后来清末时期,双江县军队于此扎营,首领彭锟将此地更名为「正气塘」近年来,正气塘逐渐成为勐库东半山的新贵,因其处于东半山的“朝阳茶”,茶树向阳而生,甜润的茶质,汤质充满阳刚之气深得茶人的青睐和追捧,在东半山藤条茶体系中,无山头能出其右,正气塘也有了“小冰岛”的美誉。

干茶色泽乌润多毫;香气清鲜而持久;滋味鲜而饱满,回甘明显。清淡中略带甘甜,柔而带刚,喉韵深远,回甘绵绵不绝,冲泡后口腔持续保留冰糖的蜜香,有冰岛古树茶独特的韵味。

薄荷塘:薄荷塘隶属于易武乡的曼腊村委会帕扎河瑶寨,在曼撒古茶山范围内,海拔1800米左右。从位置上说,薄荷塘在弯弓茶地的东北方向。帕扎河瑶塞的茶地分为:薄荷塘上茶地和薄荷塘下茶地。薄荷塘的古茶树主要位于下茶地,小树茶主要在上茶地。简单点说:薄荷塘不是一个寨子,而是帕扎河瑶寨的一块茶地,周围为原始森林四处都是参天大树!

干茶色泽墨绿,条索壮实,梗长,茶汤金黄明亮,花香幽深而浓郁,入口有明显的清凉感,水路细腻稠滑,回甘持久,喉韵明显。总体感觉是茶汤柔甜,滋味饱满,喉韵深厚。

天门山:易武天门山古茶园位于易武镇曼乃村马叭(pia,三声)上寨,紧邻老挝。从易武牌坊出来右转,往江城方向行走约52公里,到朱石河检查站再往右转,走4-5公里,即到马叭寨子。站在天门山山顶眺望,很容易发现,天门山和薄荷塘、弯弓、丁家寨、一扇磨处在同一山系,直线距离都不太远。

其高杆古树茶均分布在国有原始森林中,高大粗壮,数量多,产量大,一直受到广大普洱茶追求者的追捧,天门山古树茶的特点柔和细腻,内敛清雅、品鉴时可感受到到醇和的茶汤中透着一丝丝的清澈感,茶气十足,生津回甘悠长。冲泡后滋味饱满厚实,山野气韵足,苦涩味几乎不显,香气融于水,汤水甜度非常高,回甘生津持久,喉韵绵长,喉咙有明显的清凉感,口感直逼薄荷糖。

(6)高香型山头茶。

昔归忙麓山:昔归村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的行政村,其名字来源于傣语音译,在傣语里是搓麻绳的意思,早些年的茶马古道由此经过,茶商来此收购茶叶需要大量的麻绳,因而就把这搓麻绳的地方喊作了昔归,而这地方所产之茶也就被称为昔归茶。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但昔归绝对是其中的一个异数,因为相较于一些高海拔的茶山,忙麓山海拔真算不得高,其山脚海拔只有750米左右,到达山顶海拔也才1000多米。

像杨柳一样的茶树枝。曾经的昔归,芒果比茶贵,以至于养护得很好得昔归古树数量稀少,它的形态与常见冠幅状的茶树大不一样。昔归古树茶的树枝呈藤条状,最长的藤可以达到三四米,一棵茶树上几十根上百根藤相互缠绕。茶树的整体形态和杨柳类似,但少了几分杨柳随风飘扬的婀娜多姿。

干茶色泽乌润,汤色淡黄清亮,香气高锐,有明显的菌香或参香;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有回甘与生津,口内留香持久。

那罕:那罕历史上曾为贡茶,那罕在傣语中,意思是官家的田。那罕茶,在清朝道光年间和咸丰年间就已被选定为贡茶而上贡朝廷,那罕茶量小而精,因此也被誉为茶魁之首。关于那罕贡茶的由来,还有个故事。相传海盐知县杨国翰回故乡临沧接母亲到海盐侍奉,因母亲喜欢喝茶,杨国西便选择了乡亲们推荐的“那罕春茶〞孝敬母亲,深得母亲喜爱。1828年,杨国翰献此茶于道光皇帝,道光评此茶:“其颜色浅淡,但回味甘醇,如君子之交淡如水。”皇帝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至此那罕被选为贡茶,道光至咸丰年间,连续12年被送往京城作为贡茶曾经的辉煌己去,如今的那罕被人熟知,则源于它的口感中带有“岩韵”。

干茶色泽乌绿油润,条索细长;香气高扬,有兰香或菌香;茶汤入口苦感较低,回甘快而且持久。总体感觉是香高味浓,回甘持久,所以笔者用“一帘幽香”来形容那罕茶。

倚邦曼松: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云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曼松为倚邦村寨之一,位于勐腊象明乡,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起,曼松茶园正式成为“皇家贡茶园”。曼松地区土壤呈红褐色,山高林深,云雾萦绕,雨露均沾,百花常年绽放,如此肥沃的土壤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曼松茶独特的滋味,融入其中,可以细细体味曼松的山林气息和独有的贡茶魅力。倚邦是茶马古道的起始站雍正时期被选为贡茶,后因社会动荡,多数古茶树毁于一旦,故倚邦古树茶异常珍稀,值得一提的是,曼松贡茶位于倚邦,年产仅数十斤。

干茶色泽墨绿,茶条较小,但芽叶肥嫩:茶汤黄亮,香气清甜淡雅,滋味醇厚,水路细腻柔滑,同甘绵长。总体感觉是水细茶柔,香气高雅,回甘持久。

(7)混合茶型。

帕沙:帕沙,即为村名,亦为古茶山。帕沙隶属于西双版纳勐海县格朗和乡,帕沙古茶山在行政区划归入格朗和乡,是格朗和乡、勐混镇和景洪市小街乡的交界山。和贺开山一样,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帕沙在哈尼语中的意思是“挺拔的山林”,帕沙海拔在1700~1800米之间,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

干茶润泽显毫;茶汤明亮;有山野的花香;微苦涩感,苦稍长,微涩,轻度收敛。帕沙古树茶的总体感觉是香足和水甜。因为帕沙茶的酚类含量高,造就杀青完成之后有自然的高香,而且古茶树内含的化学成分特别丰富,滋味调和好,香高味浓,滋味醇厚。

墨江凤凰窝:墨江凤凰窝古茶园位于墨江县景星镇新华村,是藏于深山秘境之中的微小普洱茶产区,由于品质优异、口感独特,逐渐被人发掘,其茶条索厚实,茶汤金黄稠绵,水路细腻,粘稠饱满,柔润厚实,茶性内敛,有强烈的山野气韵,且甘醇可口,韵味悠长,深受到茶友喜爱。当地哈尼族人中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对凤凰在梧桐树上筑巢安家,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作“凤凰窝”。后来,整个山脉因为凤凰的造访,就被当地人叫做了“凤凰山”。凤凰窝叶底有点像冰岛,看起来肥厚,但是冰岛的叶底更修长一些更尖一些,凤凰窝的叶子相比冰岛会较圆一些较短一些。

蛮砖:蛮砖位于象明乡,包括曼庄和曼林两个村委会。西北与倚邦茶山相连,东面与曼撒茶山隔河相望,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蛮砖的茶叶口感较为平稳,比较有内涵,不像易武茶那么香甜,汤水也没有那么细腻,也没有倚邦茶那种淡淡的似花似蜜似幽兰的优雅香气。蛮砖也有少部分茶园在国有林内,如桃子寨、老熊窝等。

蛮砖古树茶按照正确的滇青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汤色呈黄绿色,花香浓郁兼有蜜香,叶底肥厚,苦涩协调,回甘快而持久,汤感厚度较好。蛮砖茶特点,质重、韵宽、略有苦底、喉韵深、回甜回甘虽然慢但是持久。论饱满度,易武茶和蛮砖的茶,差别不大,但是论人口的质感和冲击力,还是蛮砖茶更胜一筹。

(知识点:江南的茶山,除了南糯茶山、勐海茶山、景迈茶山、巴达茶山、南峤茶山和勐宋茶山之外,还有位于勐海县布朗乡的布朗古茶山。布朗茶山有栽培型的古茶园近万亩,主要分布在班章、勐昂、曼因等茶山。其中尤以班章的品质为佳。班章的茶园海拔为1700~1800米,土壤为黄棕壤,分布在班章寨子及附近的森林中,植被保存完好,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虽说布朗茶山在一些典籍中并未被列入江南六大茶山的范畴、但它与勐海县的勐混、勐阿、勐往、格朗等新茶山一道,也将在未来普洱茶的文明中,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并将与位于澜沧江北江南的六大茶山一道,最终被历史所铭记。)

(知识点:在普洱茶的发展史上,有一个从江北六大茶山向江南六大茶山缓慢转移的过程。明清时期,西双版纳澜沧江北的茶叶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檀萃的《滇海度衡志》曾对当时的生产盛况作了描绘:“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可见当年江北的六大茶山生产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如今,你只要沿着昔日的茶马古道到达易武或倚邦,那蜿蜒于山野间的茶马大道,还能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辉煌与繁荣。然而普洱茶的发展史上,江北六大茶山的这种繁荣在滇西杜文秀起义之后没有再继续沿续,兵祸人灾造成江北茶山的茶产量大幅下跌,然而茶叶的需求并不因为战争的发生而减少,在需求的刺激下,江南的茶山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大量茶叶的生使江南逐渐成为了普洱茶的生、制作和销售中心。)#茶叶##云南普洱茶##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茶##茶知识##喝茶###茶生活.春茶季##普洱茶怎么选择才不会被骗#

黄龙玉和田玉哪个好

王羲之十七帖全文高清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