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中国深海考古的里程碑

10-21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中国深海考古的里程碑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开展科考航次时,于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其中一处发现多个隔舱的船货堆积,遗物分布范围达上万平方米,以陶瓷器为主,同时伴有金属器等其他质地文物,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另一处为大量原木及少量陶瓷器构成的堆积,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


工作母船“探索二号” 李滨/摄



为探明并掌握这两处深海沉船遗存的分布范围和保存状况,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筹部署和工作安排,2023年5至6月、9至10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实施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第一、二阶段考古调查,分别使用“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为工作母船,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共执行41个潜次,水中时间累计361小时31分。



主要开展并完成了以下工作:


在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水下测绘永久基点;通过测深侧扫声呐等物探设备扫测及水下搜索探明了两处沉船遗址的分布范围;对两处遗址进行了多角度、多种类的影像记录,完成一号沉船遗址核心区、环形散落区、部分条形散落区和二号沉船遗址核心区、散落区的摄影拼接;


完成了遗址三维激光扫描,初步实现沉船遗址水下真实场景的三维图像重建;使用了长基线、超短基线、惯性导航定位系统,潜载抽沙、吹沙装置,柔性机械抓手等多种新型技术和装备;


采集了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及海洋生物样品等;有针对性的制订和总结深海考古调查的技术规范、策略和工作流程;


提取出水一批文物标本,进行了现场文物保护,信息采集等。


从潜器舷窗看一号沉船遗址 李滨/摄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所在海底水温3℃,水中悬浮物较多,能见度约10米,泥底,海床表面呈灰黄色,多为浮泥,堆积较薄,生长有少量海绵、冷水珊瑚等,浮泥下为灰白色松软海泥,地势整体较平,略有起伏。遗址由核心区、环形散落区和条形散落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陶瓷器、铁器等构成的堆积,长约37米,宽约11米,可见10个分舱,堆积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3米。环形散落区、条形散落区由散落的船载物品构成,遗物较少。


一号沉船遗址核心区



一号沉船遗址船体位于核心区,方向约350°,上部结构不存,残存船体大部分被掩埋覆盖,仅在部分位置暴露有隔舱板、底板等,船体结构不明。遗物包括并不限于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十万件。陶瓷器种类丰富,部分器物内盛装小件器物;铜器有盘、锁、器座、勺、环等;铁器有锅、锚等;发现木箱若干,有的木箱有金属包边,内装有铜盘、铜锁等。


两个阶段考古调查从一号沉船遗址共提取文物543件(套),绝大多数为陶瓷器,仅有1枚铜钱(开元通宝)。陶器皆为酱釉,有罐、钵等,瓷器占比最大,有青釉、青白釉、白釉、青花、红绿彩、绿釉、素三彩、珐华彩等。




一号沉船提取:珐华梅瓶、青釉罐 李滨/摄




青釉瓷器有碗、盘、罐、玉壶春瓶,胎体较厚,采用刻划、剔刻、模印等多种装饰技法,纹样有花卉、菊瓣、蕉叶、卷云、缠枝牡丹、仰莲等。青白釉瓷器有碗、盘,内外壁均暗刻花卉纹。


白釉瓷器有碗、盘、杯、碟、钵、盒、炉等,多素面无纹,杯、碟内底心有涩圈,部分碗、盘、杯圈足底有青花花押等款。青花瓷数量最多,器类丰富,以碗、盘、碟为大宗,碗、盘、碟内底装饰多见双圈弦纹内绘纹饰,主要纹饰有花卉、三果、月华、莱菔、团花、花木湖石、寿石牡丹、宝杵结带、鱼藻、麒麟、天马、翼龙、彩带狮球、莲池鸳鸯、仙人乘槎、梵文、“福”字等;外壁纹饰有缠枝番莲、缠枝灵芝、秋葵、松竹梅、莲托杂宝、鲭鲌鲤鳜、应龙、人物、梵文等。另有罐、玉壶春瓶、执壶、军持等,颈部饰回纹、蕉叶纹、如意云头纹、卷草纹,肩部饰菊瓣纹,腹部饰缠枝番莲、葡萄、寿石菊花、龙纹、人物、梵文等,胫部饰莲瓣纹、仰莲纹等。红绿彩瓷器有碗、盘、杯,红绿色彩鲜亮,纹样有缠枝番莲纹、番莲、山茶花、莲池、鱼藻,仙人醉酒、莲池鱼、人物故事等。


绿、黄、紫等单色釉瓷器有罐、玉壶春瓶、梅瓶等,内外均施釉,外施绿釉内施黄釉,外施黄釉内施绿釉,外施紫釉内施黄釉,釉质莹润光洁,以刻划花为主要装饰手法,纹样有蕉叶、卷草、折枝花卉、缠枝莲、仰莲等。蓝釉瓷器有瓶、执壶、扁壶、高足碗等,多素面无纹。素三彩有罐、执壶,罐外腹部贴塑折花卉纹,执壶为像生瓷,有象、鹤、螺等形。珐华器主要有梅瓶、罐等,采用沥粉方法勾勒纹样轮廓,以彩釉铺地,在纹样轮廓内填以各色彩釉,纹饰有云肩、璎珞、寿石牡丹、莲池、人物故事等。


二号沉遗址船圆木堆积



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位于一号沉船遗址东北约12海里处,海床浅表结构和地形与一号沉船遗址相近。遗址核心区为大量排列整齐、码放有序的原木堆积,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方向25°,核心区西北及东部各有一处由少量原木和陶瓷器散落形成的堆积。二号沉船遗址遗物以原木为主,另有少量的陶器、瓷器、铅锡器、螺壳、鹿角等。一、二阶段考古调查从二号沉船遗址共提取遗物36件,主要有原木,青瓷碗、罐,青花瓷碗,酱釉陶罐、瓶,蝾螺壳,鹿角等。原木经初加工,被截成一定长度,整体呈黑色,质地较硬,少见海洋生物蛀蚀痕迹,青釉瓷器胎体较厚,素面无纹,青花瓷碗纹样有梅、花鸟、海螺等。


二号沉船遗址沉积物取样



通过器形、纹样对比,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出水的陶瓷器与江西景德镇新平公社墓、广东东莞钟雪松家族墓、湖北荆州萧姓家族墓等正德时期纪年墓,以及福建老牛礁、西沙群岛盘石屿一号、菲律宾利纳号等明代中期沉船的同类器物相近,其年代应为明正德时期。二号沉船遗址青花瓷碗上装饰的梅纹、海螺纹与明弘治所见青花瓷碗风格一致,其年代为明弘治时期。


一号沉船遗址船体上部结构不存,海床表面仅在部分位置暴露有隔舱板、底板,二号沉船遗址海床表面仅发现一根疑似船构件的条木,这些船板上皆发现大量海洋生物蛀蚀的孔洞。一号、二号船暴露在海床表面以上的船体缺失的原因之一可能来自于海洋生物的长期蛀蚀。另外一号沉船遗址条形散落区可能是船舶下沉过程中船载物品不断洒落形成,而环形散落区则可能是船舶沉没触底猛烈撞击海床的瞬间船载物品向四周抛洒形成。


明代中期虽继续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海外贸易,但“朝贡贸易”“赉赐航海”不断萎缩,民间私人贸易日渐兴盛。在这种背景下,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在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推测一号、二号沉船皆为中国民间私人贸易商船。一号沉船的大宗货物——青花瓷器、青白釉瓷器等皆产自于景德镇地区,因此其始发港可能为广东或福建,经华南沿海沿岸航行后,从海南岛东部穿南海西北陆坡海域,沿越南中南部抵达马六甲等贸易中转地。


二号沉船遗址原木标本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检测树种为柿属乌木,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南部、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等热带地区,可用于制作家具;螺壳为夜光蝾螺属夜光蝾螺,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南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菲律宾、马来群岛等海域,夜光蝾螺螺壳大,光泽度好,可用于制作工艺品、装饰品、乐器或法螺等;因此,二号沉船应是在马六甲等贸易中转地装载乌木和夜光蝾螺壳后经越南中南部,穿过南海西北陆坡海域,经海南岛东部,目的地为中国沿海港口。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为航线航路、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助于深入探索和充分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对阐释我国海洋文明特质,推动文明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中国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和突破性贡献。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对于我国深海考古的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



执笔:李剑 邓启江 陈传绪 于海明
图片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提供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杨晓雅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玉指环

墨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