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哥窑瓷器鉴别宝典:一招识别各朝代真伪

01-25

哥窑瓷器鉴别宝典:一招识别各朝代真伪

哥窑作为五大名窑之一,从审美到工艺都达到了中国瓷器史的巅峰,而明嘉靖时期的仿哥窑水平则又达到了另一个高度,有些仿器甚至被当作真品,到了难以分辨的程度。不过,明代和宋元时期的哥窑仍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今天小新就要带大家了解宋元时期的哥窑和明代的哥窑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


胎色、釉色不同

哥窑胎色大多分为紫黑色和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色有粉青色、月白色、油灰色和青黄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通常釉面会有一层酥光。而明代时期的仿哥窑制品,胎大多为白、灰白、灰黄胎质。

正在故宫展出的哥窑瓷器展上的灰青釉罐就明显突出了宋元时期哥窑的这一特点。

具体来说,明初的仿哥窑胎色灰黄,质地不够坚硬细腻,釉色为月白,釉薄且不够光润。而明代真正仿宋名窑瓷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宣德、成化两朝。宣德仿哥窑釉色通常为淡黄色和灰白色,釉面稍稍带有油腻感,釉表虽和白釉的桔皮皱纹相同,但是和宋代哥窑釉面特有的酥油光皱相比,还是有所区别。宣德仿哥窑胎质酥松,色灰黄,没有“铁足”特征,口沿也没有“紫口”现象,足底涂抹了一层酱紫铀,呈现酱紫色,这并不是胎体本色所致。


纹片存在差异

宋代釉面大小纹片互相结合,经过染色后,大纹片一般呈深褐色,小纹片呈黄褐色。宋代时期的釉即使是开片在较小的区域,仍然会有曲折变化的状态。纹片的大小分布也并不均匀,纹路带黑或黄色,颜色清浅,就连气泡的特征也不像宋代具有聚珠攒沫的特点。

而明代的大部分器物开片是只有一种颜色的片纹,有些器物是金丝铁线,一般是黑中带红,铁线相对多一点,金丝略少,纹路僵直,通常看不到。就像明代宣德仿哥窑大部分器物,甚至连纹片大小分布也不够均匀,纹路微微闪黑或者闪黄,颜色浅淡。

哥窑瓷器展上的双贯耳长颈瓶就很明显突出了这一特征。片纹为开细的小片,颈口涂有紫色的黄褐釉作为装饰,整体倾斜也不够规整。


造型和花纹有所创新

明嘉靖时期的仿哥窑器物大小不一,形体浑厚不够规整,釉面光亮,不够滋润,釉色有黄色、油灰色、灰白色及淡青色。传世品较多的器型有葫芦瓶、梅瓶、香炉、桶炉、象耳炉、盆等。工艺装饰上采用了较为新颖的露胎黑铁色印花兽面、蕉叶纹、耳饰及剔、雕花卉等。

哥窑瓷器展上的仿哥窑梅瓶就能看出明嘉靖时期仿哥窑的这一特点,大家可以到故宫亲眼来瞧一瞧。

这真的是一个特别难得的机会,大家可以在这次的故宫哥窑瓷器展和正德弘治瓷器展这两个同时举办的展览上,亲眼去对比两朝哥窑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机会,错过就不知道下一次还要等多久了。

而且此次在故宫展出的故宫哥窑瓷器展和正德弘治瓷器展,多数展品都是首次公开,可以说是难得一见。既能领略故宫的风采,又能感受哥窑的魅力,难道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翡翠手镯怎么挑

颜真卿多宝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