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太湖石:古意盎然的小型叙述

01-05

太湖石:古意盎然的小型叙述

文 | 威

太湖石, 也叫窟窿石, 是我国著名著名的四大玩石(英石、太湖石、灵璧石 、黄蜡石)之一, 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因产于太湖而得名。

△【清】石海《九如图》局部,北京故宫藏。全卷无背景,只绘了九块独立的太湖石。

明清两代是中国园林发展的全新时期,达到了所谓“无园不叠石”、“无石不成园”的程度,以致觅求奇峰怪石之风一直相延不衰。这其中又数太湖石的造型最千奇百态、奇异万千,在中国园林的置石、叠石中以奇特造型取胜。

太湖石形态千姿百态、曲折圆润、千孔百窍、剔透玲珑、宛转险怪,有的瘦骨峻峋,有的纹理纵横,笼络起皱,有的凹凸褶皱。

太湖石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建园、造景、美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采用太湖石来立景、叠山,或点缀在亭、台、楼、阁、厅堂廊榭、曲径小桥、奇花异木间,都能自然融合,相映成趣,为园林增添风姿异彩。所以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宫苑和园林中。

△【北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台北故宫藏。笋状的太湖石高高耸立,造型坚实挺拔,周围则簇拥着盛开的芙蓉花与雏菊。

△【明】吕纪《桂菊山禽图》,桂树前后各有太湖石一块,太湖石周围栽各色菊花。

太湖石其实是一种石灰岩,经由长时间的侵蚀后慢慢形成了多窟窿和褶皱纹理,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产于湖中,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因石体久经湖水的侵蚀,形成形状各界的孔洞,俗称“弹子窝”,扭转回环,妙趣横生。孔洞缠连,通灵剔透,委婉俏丽,含蓄内敛,流露出透风漏目的美姿,其文静优雅的造型令人遐思。

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它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难有婉转之美。

△【清】 “玲珑青丘”黄太湖石

一般体形高大秀美之石峰宜竖立在轩堂之前或置放在高大奇卉异木之下观赏。中小类石块,可供叠堆假山,驳砌水池、湖岸、假山蹬道,或散点在园路和小桥旁、树林或花丛中。造型优美、剔透灵巧,可独立观赏的中、小型太湖石宜配以架座作为供石,布置于厅堂之中、几案之上。

△【清】太湖石随形花几

△【清】太湖石随形石几

古人欣赏太湖石讲究“皱、漏、瘦、透”。皱,指的是表面有很多褶皱,漏和透是联系在一起的,指的是它表面有很多石孔,琳珑剔透、凹凸不平,瘦,是指峻峭,有刚劲,有骨气。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

太湖石的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庭院景色等,具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古人赏石重形不重色,太湖石那玲珑婀娜的姿态所透出的美的意蕴和境界,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踌躇满志、仕途失意、忧思郁闷的天命精神相关。如果我们从它造型美中挖掘深层次内涵,它的自然形式不仅给人色彩与形态的感性认识,而且暗含了国人对生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平和、稳定、娴静、自律的心境,它的文化意蕴始终保持着东方艺术“以意为象”的本色。

△【清】“绝壁飞泉”太湖石

△【清】“幽怀”太湖石

太湖石属形象石类,它的品评标准是:

自然形态美好、奇特,能表现自然界的山水、人物、动物、物体等的形象和神态,是大自然景观的浓缩。

石质硬度较高者为上品。

岩石的肌面。因成岩矿物的变质作用或物理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具有差异性,凡多皱、多孔洞,显得古雅者为上品。

△苏州怡园

石之上下、左右、前后,比例适当。全景保持均衡,底座平稳,有适当的厚度者为上品。

凡作为景石或供石独立观赏的应加以配座,以提高石品的艺术品味和档次。赏石小品可使用木质博古架组景,要注意每件赏石的摆放位置和陈列之艺术效果。

本文作者威,秋爷。如需转载,请联系秋爷微信公众号(ID:秋爷),并注明出处。

水沫玉有绿色的吗

普洱茶属于哪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