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鉴赏网

河南地质奇观:揭秘大地上那些令人惊叹的故事

05-16

河南地质奇观:揭秘大地上那些令人惊叹的故事

记录地球早期古大陆

增生、聚合、裂解的过程,

反演中国两大板块

碰撞造山的旷世奇观(伏牛山-大别山),

再现黄河贯通

形成的波澜壮阔(王屋山-黛眉山),

领略清风与流水雕塑的锦绣河山……。

让我们沿着地质历史的沧桑岁月

一起走进河南。

走进这里的山山水水,

感受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神奇魅力。

巍巍太行山、莽莽伏牛山、千里大别山,滔滔东去的黄河,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当你行走在这美丽如画的山水平原之间,除了慨叹造物主对河南是如此的情有独衷之外,仿佛它们从来如此,亘古未变。但事实上,这一山一水,乃至一石一木都别有来历。

嵩山,因位居五岳之中,故名中岳,主峰峻极峰海拔高度1492米,犹如擎天地柱,巍然耸立在中原大地,黄河南岸。

王屋山,因其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它引领太行、伏牛二山,俯瞰黄河,好一幅如诗如画的壮丽山河,主峰天坛峰海拔高度1715米,四周有无数大小峰峦仆伏朝觐。这一山突起、群峰环绕、丘阜卑围的拔地通天之势,独具“王者风范”。

嵩山、王屋山作为名满华夏的千古名山,既沧桑古老而又神秘莫测。 这里最古老的地层是太古宇的登封岩群(林山岩群),其年龄已经超过25亿年,嵩阳运动、中条运动、王屋山运动和少林运动等四次大规模造陆造山运动,提供了华北陆块早期演化的丰富信息。

地质专家认为,距今25—18.5亿年,是地球早期演化的关键时期,众多的古陆核首先增生聚合成微陆块,并逐渐形成了地球上最早的超级大陆——哥伦比亚超大陆,在此背景下,华北古陆块完成了东西部的拼合焊接,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密玉省级矿山公园内的新太古界登封岩群和古元古界银鱼沟群(嵩山群)岩层强烈的褶皱和变形,这些看似普通的岩石,实际上却是海洋沉积、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板块运动和变质作用的综合产物,它记录了早期地球在形成过程中经历的极为复杂的演化。

大约在距今18亿年前后,在超大陆裂解的背景下,华北陆块南部形成了一条“人”字型的三叉裂谷,裂谷内由陆到海,又由海到陆,历经2亿多年,陆地时,裂谷内布满了不同规模的火山口,这些火山口时而喷出条条火龙,时而喷出滚滚浓烟,时而岩浆遍地流出,时而偃旗息鼓积水成湖;海洋时,火山活动与沉积作用交替进行。

在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汝阳国家地质公园、花果山省级地质公园内形成了厚度达3000-7000余米的西阳河群(熊耳群)火山岩夹碎屑岩。在这套地层内,还盛产有丰富的梅花玉、牡丹石、荷花石等观赏性极高的岩石,成为观赏石中的极品。

发生在距今16亿年前后的王屋山运动,使这条“人”字型的三叉裂谷闭合,并最终完成了华北古大陆对哥伦比亚超大陆的响应,从此进入整体升降阶段。在之后的16亿年里,河南大地几度沉浮,上演着沧海桑田的真实传奇。

从16-14亿年,为裂谷填平阶段,从王屋山到黛眉山到汝阳一线,是一条古代大河,河谷内沉积了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颜色多样、疏密不均的河流沉积砾岩,厚度达300-700米,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未变质的河流沉积砾岩,如今,它们出露在高高的天坛顶上、黄河岸边,五彩缤纷、如锦似缎,被称为五彩石、女娲补天石,成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汝阳国家地质公园、仰韶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旅游的一个亮点。

距今14-10亿年,现在的河南大部分地区成为一片广阔的海洋。在一种气候干热的海滩环境下,沉积形成了红色石英砂岩夹泥页岩。

在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关山、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红石崖壁上,一层层红色岩石中保存有各色各样流水作用形成的波痕、波浪作用形成的交错层理和干旱气候留下的泥裂等,如同一页页可以翻看的远古海洋史书。

距今5.4到4.4亿年的寒武纪---奥陶纪时期,整个华北地区成为一片辽阔的陆表海。这是一种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古海洋类型。温暖的海水浅而动荡,有利于生物生长和碳酸盐沉积。藻类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三叶虫、角石先后成为海洋中的霸主。

在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关山国家地质公园、焦作缝山、新乡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跑马岭和邙砀山省级地质公园里,随处都可以看到陆表海留下的痕迹,海水动荡形成的鲕粒灰岩、潮涨潮落形成的交错层理、海啸形成的震迹岩、风暴形成的竹叶状灰岩、藻类栖息生活形成的大型生物礁和生物石化后形成的化石等。

距今3.6到2.5亿年的石炭—二叠纪,海洋大幅度萎缩直至成为陆地湖泊,生物已经全面登陆。海洋中珊瑚丛生,鱼类在珊瑚丛中优哉游哉,气候温暖潮湿,沿海、滨湖地区乃是一片绿色林海,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植物化石,还留下了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今天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

禹州、固始省级地质公园内,保留了这一时期丰富的化石遗迹,平顶山、焦作矿山公园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煤矿开采风采。

中生代开始,随着陆地扩大,河南地区到处都是河流、湖泊,地层中保存的大量硅化木、铁化木、恐龙骨架、恐龙蛋化石,反映了那个时候的河南地区到处都是林的海洋、绿的世界,恐龙盛极一时,主宰了整个世界。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和汝阳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恐龙、恐龙蛋化石数量多、种类全,记录了这一时期恐龙的盛况。

与此同时,在河南的南部,由于华北板块和杨子板块的碰撞聚合,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成为一条横亘在中国大陆中部的巨大山系,在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桐柏山、新县、固始省级地质公园内,分布了板块碰撞留下的各种痕迹,花岗岩、火山岩以及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260万年以来,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太行山和秦岭强烈抬升,河南大地地貌的框架基本形成。太行山构造断块山内,长墙、长脊、方山、崖壁等构造地貌气势雄伟,而在红石峡谷谷底,清流涌动,飞瀑淌碧。

这柔弱轻灵的溪水,其实却具有劈山切石的神力。在这里,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水蚀作用的痕迹,(旋涡掏蚀 流水冲蚀)流水的力量竟是如此之神奇。

伏牛山-大别山的花岗岩、火山岩地貌奇秀无比,嵖岈山素有天然盆景之美誉;石人山山似人、石似人,似人非人;金刚台石金刚据守南天,神灵寨石瀑群震撼人心,这里的水在流动,石也在流动,在高山之上,飞瀑从天而降却无声无息。

在流水与清风雕塑着河南地貌的同时,中华母亲河-黄河也在这一时期通过契而不舍的侵蚀,沿黄河谷地贯通八里峡-三门峡东流入海。位于黛眉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八里峡记录了黄河贯通的历史。

黄河贯通之后,上游的古三门湖逐渐干涸。湖底的泥土随风而起,追随黄河东去的脚步,穿越数百公里的空间,沉积到了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成就了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最东南源的黄土塬-邙山。

黄土作为一种大陆积淀,与地球两极的冰盖及大洋沉积物一样,都是新近地球环境变化的“档案库”。地质研究认为,冰川扩大,冬季风盛行,这时就沉积黄土;如果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盛行,那么沉积物就以古土壤面貌出现。

在构成邙山的黄土层中夹杂有一条条红色的条带,这是过去生长着植被的古土壤。黄土/红土/黄土/红土……交错堆叠的多层黄土和古土壤,是古代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完美记录。

通过研究邙山黄土,我们可以了解地球数百万年的气候变迁,这有助于推断未来地球气候的趋向。黄土土性肥沃,有利原始农耕。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容易挖穴构屋,再加上黄河水的滋润灌溉,使得沿黄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仰韶时期,到夏商周,一直到今天,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着。

就这样,地质运动和变迁,造就了河南的山山水水,这山山水水又养育了一代代的中原儿女。而勤劳、智慧的中原儿女也在这山山水水间打下了自己的烙印。 清泉石上流,蜂蝶丛中舞。碧水润良田,高山带峡谷……

这是一个生机昂然、繁荣锦绣的世界。地质公园用青山秀水构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用地质变迁的史实启迪着我们的思维。

登嵩山居高瞰远,气象万千,

广阔无垠,浩浩乎神州大地;

临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

奔流不息,悠悠然华夏摇篮。

华夏摇篮

顺治通宝

蓝虎眼石